“有余有余,年年有余”。這是中國傳統吉祥祈福的語言,不僅承載著人們的智慧,也蘊含了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。
在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尚市鎮,有這樣一個與美好期許同名的村莊——有余村,正以蓬勃發展的態勢,將這份愿景變為現實。
春意融融,萬物生長。走進隨縣尚市鎮有余村的葡萄大棚,只看見旋耕機往來穿梭,機器劃破泥土,先前雜亂硬實的泥土立馬變得整齊松軟,升騰的熱氣中孕育著新一季的希望。
“開春這會兒,土地得好好翻一翻,再撒點有機肥,這樣葡萄才能長得好。”57歲的沈獻策,這位有著豐富果樹栽培經驗的有余村人,如今受聘為村里的葡萄種植技術員。

近年來,在隨州市煙草專賣局(公司)的幫扶下,有余村依托“村集體+種植大戶+農戶”的創新模式,大力發展大棚葡萄種植產業。2023年,村里先后開展兩期葡萄大棚建設,建成了占地20畝的葡萄采摘園,巨峰、陽光玫瑰等四個優質葡萄品種在這里扎根生長。
與此同時,隨州市局(公司)對圍欄、拉絲、噴灌系統等配套基礎設施進行完善,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精心維護管理,全力為葡萄生長“保駕護航”。為提高種養效益,積極幫助有余村引入有機電設備物聯網控制柜、農業微型氣象站、大棚環境監測一體站、蟲情測報系統、苗情視頻監控、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、風吸式太陽能殺蟲燈等,初步實現了智能化管理,讓有余村在數字農村建設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
葡萄大棚數字化管理
不僅如此,隨州市局(公司)還多次組織村干部和黨員群眾代表前往湖北公安、安徽六安等地學習取經,并與當地葡萄協會建立緊密聯系,以“走出去+引進來”的方式,讓產業振興路走得更穩更實。
“我們的陽光玫瑰皮薄肉厚,脆甜多汁,上市之后肯定不愁賣!”談及自家的葡萄,村民老沈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與自豪。
經過兩季的育苗、壯苗,有余村的葡萄在2025年迎來豐產期,預期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20萬元,帶動20余戶村民在葡萄園務工增收,產業振興的種子正沿著葡萄藤奮力生長。
“我們不僅要讓村民有錢花,也要讓大家住得舒心、開心。”隨州市局(公司)駐村隊員云嘉堅定地說。
在助力產業發展的同時,隨州市局(公司)還積極配合村兩委打造美麗鄉村。對有余村二組厲萬公路兩邊房屋進行包裝改造,建成鄉村大舞臺文化廣場,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;在資金支持下,采取“農戶出資+獎補”的形式,幫助剩余的162戶農戶完成自來水入戶安裝,實現安全用水全覆蓋;持續推進污水處理項目,完善污水處理管道建設,進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環境;多方協調,硬化道路3公里,刷黑道路4公里,有效解決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問題。

從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,到產業發展的初見成效,再到生活環境的日新月異……如今,在陽光照耀下的有余村、在農機轟鳴的田間地頭、在綠芽萌動的葡萄藤下,處處洋溢著生機勃勃的氣息,一幅幅優美、清新、幸福的靚麗村景畫卷正徐徐展開。
這個在名字里寄托著豐收與希望的小村莊,正以“環境美、產業興、民風淳”的三維提升,演繹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范本,向著更加富裕、美好的未來大步邁進。(王雯馨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ianzhibaoo.com/article/519.html